傅晓阳:区块链即服务 开放银行驶向用户核心的场景金融金融

时间:2019-08-01 21:02:21    来源:    编辑:佚名

  【洞见】关注金融科技的发展应用,金融界特邀前沿专家,对话科技,预见未来!

图片0

  本期嘉宾:傅晓阳 (行情,)信息科技部总经理

  银行要改变以自有渠道和产品为核心的经营模式

  金融界:2018年是开放银行元年,有观点提到“开放银行是银行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您认为开放银行模式将给整个金融行业生态带来哪些变化?

  傅晓阳:近年来,传统商业银行逐渐加快转型步伐,科技与业务融合和金融科技创新的格局已悄然形成,开放银行成为银行转型的共同选择,势必给整个金融行业生态带来重大变化。

  布莱特.金在《银行4.0》中关于对数字化时代变化和银行服务演进方式的观点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即面对数字技术大发展下的客户行为和预期改变,银行服务需要从客户出发进行重构,打造面向体验式、嵌入式、无所不在的低摩擦服务。基于这种要求,目前开放银行的理念最为接近,因为它提倡跨机构的生态合作和互联为客户提供端到端低摩擦服务。

  那么,开放银行给金融生态带来什么变化?顾名思义,开放银行就是要让银行开放,首先改变的是银行。银行要思考开放什么,找哪些生态合作伙伴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能不能标准化产品化,归根结底就是要转变原来以自有渠道为主、以产品为中心的业务经营模式。因此,未来形态会变,渠道会变,服务方式会变,商业模式也会变。

  其次是驱动生态协作。生态协作和互联符合数字时代网格化的趋势,开放银行模式是金融业生态这一趋势的推进器。无论是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场景建设者,还是金融服务提供者,金融开放有利于推动更多跨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可以改变各自为战或以竞争为主的局面,有利于提升整体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

  互联合作G端F端 建立供应链生态圈“场景金融”

  金融界:在商业银行推进开放银行建设过程中,有哪些方面值得关注?

  傅晓阳:开放银行本质上是一种平台化商业模式,既要让金融服务“走出去”,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也要让非金融生态“走进来”,进行产品创新与价值再造。在构建开放银行商业模式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资源禀赋,走出一条特色化的开放银行发展路径。

  一是深耕G端,加深互联合作。兴业银行近年来加深G端互联合作,加强公检法等政府机构数据共享,积极开展代发、住房公积金、海关税费等多个领域的服务嵌入。

  二是把握银银合作F端传统优势。“银银平台”是科技与金融融合的典型案例,也是兴业银行差异化的F端(金融机构)产品创新。通过整合自身资源,以标准化接入模式,为中小合作行提供包括支付结算、财富管理、科技输出、培训咨询、跨境金融、资金运用等综合金融服务,形成共建、共有、共享、共赢的平台,触达更广阔的客户和市场。

  三是建立供应链生态圈“场景金融”,打通B2B2C价值链。近些年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金融业务日益复杂,由服务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的线式供应链金融服务发展为供应链生态圈金融服务。例如兴业银行推出的“兴车融”线上管理产品,即可提供一套标准对外服务接口,用于与核心大客户交互业务信息、融资信息、质押物信息等业务数据,提升大客户服务水平,加深银企合作深度与黏性,将金融服务嵌入客户交易中。

  四是打造零售进行C端突破。近几年兴业银行沉下重心进行场景渗透和生态对接,“织网工程”好兴动APP与餐饮、娱乐等商户进行深度合作,B端以商户为中心,API快速对接进行流量入口织网,C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开放合作进行消费场景织网,探索基于各类生活消费场景的发卡、特惠、收单、代发、分期等业务的综合化经营,构建多方共赢的互联网生态闭环。

  全行业协力应对伴随数字化转型而来的安全漏洞

  金融界:您曾提到“安全银行”是四个银行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为什么说数字化时代的安全形势更加复杂?银行业在探索金融科技时又面临哪些核心风险?

  傅晓阳:“安全银行”是四个银行建设的基础,我们认为在发展金融科技的过程中,安全根基不牢的银行,最终都无法实现永续经营,行稳致远。

  数字化时代金融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一是不成熟的新技术应用,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在数字化时代,当一项新技术诞生时,人们热衷于实现功能而忽略安全,因此不成熟的技术或技术应用容易导致更多安全隐患。二是金融信息系统复杂度提升,攻击面持续扩大。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势必伴随着金融信息系统不断突破原有边界,链条拉长,业务覆盖率和复杂度持续提升,进而导致攻击面扩大和更多安全漏洞。三是漏洞传播速度更快,处置难度加大。的发展,业务影响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极快,要求短时间内修复全部系统消除业务影响,对银行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此外,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于黑客组织和行为也产生深刻改变。近年来黑客团伙日益呈现组织化、跨区域化、平民化、攻击行为趋利化的趋势,需要全行业协力研究应对,不断提高数字化时代金融风险防控水平。

  在发展金融科技过程中,银行业要关注这几类风险。一是安全风险。科技进步带来无限可能的同时,也在大幅提高信息系统的复杂度和运营难度,外部新型攻击技术手段不断进化,安全形势更加严峻。没有强大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无法做到真正的科技赋能。因此一方面要重点落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客户信息保护,全面提升重点领域的风险监测预警和安全防护能力,将安全基因融入整个科技工作生命周期。另一方面要密切跟进信息安全技术发展趋势,持续研究和运用新技术提升安全生产和运营水平。二是合规风险。金融科技的发展尚处于不断探索和逐步成熟的过程,部分新兴技术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以开放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开放银行相应的管理规范尚未出台,对于开放服务的类别,开放数据的分级分类,以及开放银行业务的服务方式、内容等暂无明确的行业标准,各家银行的具体业务实践可能存在一定的合规风险。三是应用风险。发展金融科技不能离开金融的场景和业务需求去空谈技术先进性和安全性,应紧密围绕实体经济金融需求和传统金融服务短板,审慎地选择相对稳定成熟、与业务发展契合度较高的数字技术,稳步推进金融科技创新,避免“拿着锤子找钉子”的应用误区。

  以提升服务重塑客户旅程为核心 精细化管理水平

  金融界:金融科技发展至今已在风险管理、场景金融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您认为下一阶段银行还有哪些问题是亟待新技术来解决的?

  傅晓阳:风险管理、场景金融是当前各家银行纷纷加码推进的重点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除此之外,我认为还有一些需要依靠新技术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兴业银行需要关注的方面。

  一是重塑客户旅程。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客户行为和预期的改变。客户拥有更多的选择,并期待更快、更便捷的服务,一旦银行提供的服务不够顺畅,体验糟糕,很容易导致客户休眠或流失。为了获取差异化竞争力,银行需要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构建无摩擦的端到端的银行服务。兴业银行的做法是以客户旅程为切入点,加快传统业务数字化改造和创新,在诸如汽车金融、分期等重点业务领域开展客户旅程重塑工作。

  二是再造业务运营模式。传统的业务运营模式更依赖线下渠道和人工处理,整体运营成本和效率已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金融科技可以在这一领域发挥更强的推动作用,例如应用RPA流程(行情,)(15.22 +0.00%,诊股)技术解决中后台常规性、操作性工作耗费人力的问题,提升对公开户、智能录入、白名单制作等业务的效率。

  三是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数字化时代通过充分运用数据和算法来增强数据洞察力,是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关键。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对内外部(行情,)(21.22 -0.05%,诊股)的实时处理、分析和运用能力可以全方位帮助银行提高运营效率,如了解你的客户(KYC)、精准营销、运营优化、产品服务改进、管理决策等。豪不夸张地说,基于数据的分析和运用能力将占据数字化时代银行的核心地位。

  金融科技公司在与传统金融机构的竞合中相辅相成

  金融界:在金融科技领域,不少以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如等也在积极探索和尝试。您怎样看待银行与这些科技公司的关系? 未来的金融服务市场又将呈现怎样的格局?

  傅晓阳:站在市场发展的角度看,互联网或金融科技公司的加入,对于金融服务市场格局的影响显然是良性的,势必更加丰富金融市场的供给,促进竞争。总体来看,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公司两者各有优势,在金融市场中可以做到互相补充,通过不断的竞争与合作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

  面对不断变化的行业格局,银行也应当保持开放的心态,探索整合外部资源搭建共赢生态圈,弥补自身资源短板。

  致力于“平台+场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金融界:您如何看待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目前国内银行取得了哪些较为显著的成就和可供推广的成果?

  傅晓阳: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具有颠覆性的创新科技,有望引领新一轮的技术变革,逐步成为全球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策源地”,推动“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变迁。国家相关文件如《“十三五”国家信息规划》、《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白皮书》明确提出“要加强区块链等新技术基础研发和前沿布局,构筑新赛场先发主导优势”。以兴业银行为例,探索和布局从区块链组织架构、技术储备、规划和应用等方面着手,目前也取得了初步成果。

  组织规划层面,专门成立了区块链技术应用开发与孵化团队,负责制定区块链战略布局和发展规划,区块链领域新理念、新方法、新工具的引入、培训和应用,并开展前瞻性研究与技术储备,同时牵头负责区块链相关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工作。

  技术储备层面,持续研究区块链领域最新技术趋势和国内外发展方向,同时正在建设一个面向全行的集中化、标准化、高性能、易运维的企业级区块链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区块链即服务)基础服务平台。该平台支持面向多应用领域和多业务场景的区块链应用的快速开发和部署,实现对区块链网络成员、节点和智能合约等组件的统一管理以及统一运营监控,保障区块链应用的安全可靠,解决弹性、安全性、性能等多方面的运营难题。平台的建立是为了打造 “平台+场景”的全方位、一体化的综合技术及应用解决方案。

  应用场景层面,已经落地基于区块链的SaaS合同管理系统、京东白条区块链一期项目、基于区块链的投标保函在线申请系统,并参与了国家外汇管理区牵头的全国跨境业务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工作。

  同时,区块链技术在应收账款融资、数字票据、跨境支付、数字存证、信息共享等领域也是值得积极探索的方向。


  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