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央行应急预案管理商业
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内容。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发挥着基础和指引作用,管理好预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9年,人民银行系统组织开展新一轮应急预案修订,为进一步加强基层预案管理提供了契机和动力。
面临新形势
(一)实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风险隐患增多。金融行业是风险管理的行业,风险点多面广,呈现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和传染性的特点。民营小微企业经营困难,银企双方负向反馈效应突出;经济,落后产能淘汰对金融机构资产质量造成冲击。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风险防控任务较重。
(二)金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业务系统更新加快。人民银行负责运营的金融市场、支付清算、货币发行、国库、、反洗钱等业务网络和信息系统,是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近年来,以、、、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蓬勃兴起,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各类业务系统不断更新换代,确保系统稳健运行对应急处置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消费权益受损概率提高。近年来,在混业经营与互联网支撑加强的基础上,金融创新势头强劲,迎合市场需求的金融新产品、融资新模式不断涌现,包括第三方支付在内的新兴业态应运而生。与此同时,消费者金融知识欠缺,投资盲目性强、风险辨别力差,加上相关领域监管跟进不够等因素,金融消费权益受损概率提高,由此引发群体上访案件易发多发。
(四)金融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从业人员利益多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金融监管体制、盈利模式和发展路径发生重大变化。思想波动加剧、人员流动频繁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内控管理问题比较突出,操作风险、劳资纠纷以及各种历史遗留原因导致的行业内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主要问题
(一)应急预案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需进一步提高。当前,与有效处置突发事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现实需求比,应急预案制定修订存在滞后的情况。一方面,没有及时将处置突发事件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对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有启发、借鉴价值的经验充实到预案中,影响了预案的指导性;另一方面,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人民银行职责调整、管理模式变化等问题,没有及时制定专门预案。从应急管理体系完整性的角度讲,存在一定程度盲区。
(二)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战性、综合性需进一步提高。演练是检验预案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重要手段,是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实际情况看,演练场景设定的想象力不足,存在路径依赖,对常规风险考虑得多,对小概率因素考虑得少。同时,不同预案间的联动演练不够,对单一突发事件引发的次生、衍生影响关注得少,尤其对突发事件带来的舆情、信访等问题研究不深入。金融系统内跨部门演练开展不够,应对突发事件的协调性方面存在短板。
(三)应急预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需进一步提高。在应急管理培训中,侧重信息报送和制度流程的教育管理,对应急预案培训体现不充分,对案例剖析和应知应会预案常识的强调不够。尤其对新入职员工、风险岗位员工的重点培训和定期教育需要不断加强,守卫押运、系统运维、物资保障、电力供应、通讯联络等关键部门部位人员对应急处置流程掌握不够熟练。
(四)应急预案评估的操作性、权威性需进一步提高。从预案管理体系看,评估没有做到全覆盖,对编制环节论证得多,对演练环节评估得少;从评估方式方法看,以自评估和定性评估为主,运用交叉评估和第三方评估少,定量分析不够,导致评估结果随意性大、说服力差,标准不统一,评估结果对完善预案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
政策建议
(一)夯实预案编制基础,使应急预案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应急预案编制包括新订和修订两类,应以梳理既定预案体系、查找问题和不足为前提,结合人民银行系统对预案的统一规划,认真分析研究应急管理面临的形势变化,促进预案内容的科学、合规和完整。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分析本地区、本部门的风险实际,特别是对潜在风险做到心中有数,在把握普遍性的同时识别特殊性,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在组织指挥体系明确、风险等级分类准确、物资储备充足、通讯联络畅通等要素完备的基础上,编制简明扼要的流程图和处置程序,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二)抓住预案演练关键,使应急预案平时在用、战时管用。应急预案演练应突出“真、实、快”三个特点,场景要“真”,结合既成案例以及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遵循经济规律、科技规律、公众心理规律的基础上,设定演练场景,尤其注意单一突发事件引起的相关风险,设定好触发网络舆情、集体上访等公共突发事件的条件,最大程度贴近实际。操作要“实”,应严格按照预案规定的处置流施,指挥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物资保障等各方主体要全程参与,以达到检验预案的目的。可以组织专门人员成立演练观察组,实时发现、记录演练中的问题,事后甄别、分类,强化演练成果运用。行动要“快”,应提高演练的突发性,事先对演练不宜布置过细,准备时间不宜过长,以通过演练促进应急能力的提升。
(三)强化预案宣教保障,使应急预案应知尽知、入心入脑。应急预案是处置突发事件的“作战图”,相关人员必须对其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才能处变不惊、有条不紊。应加大对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力度,将其列入规定培训项目,定期定员组织学习。对应急预案启动程序、突发事件分级响应、应急处置操作流程等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化,便于相关人员熟知和掌握。对常识性的应急和防灾知识,采取讲座、竞赛、手册等多种形式,加强日常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对重大业务系统运行维护人员,应加强技术培训和制度教育,严格落实工作责任。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应急预案宣传教育,营造参与应急管理、防范化解风险的浓厚氛围。
(四)补齐预案评估短板,使应急预案对标对表、有理有据。评估是对应急预案管理全链条“寻医把脉”的过程,通过对各项已制定的应急预案所针对的风险状况、预案内容、演练情况、突发事件处置等进行全面评估,判断预案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实现对预案的动态管理。应灵活运用自评估、交叉评估和外部评估等不同方式,结合业务检查、内部审计、巡视巡查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找到应急预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加大定量评估的比例,研究设计评估指标体系,统一评估标准,提高评估结果的参考价值。
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