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兼治高效提升 贫困地区保障水平商业
■李海楠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深入推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以县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为主攻方向,全面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突出问题,确保到2020年全面完成健康扶贫任务。
一直以来,农村贫困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普遍存在,客观反映出问题对于贫困地区人口负担之重、足以影响其个人乃至整个家庭正常生活的重要性,因此,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对于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建设,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现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脱贫”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而这也正是《方案》意图加以促进实现的目标。《方案》提出,要准确把握基本医疗保障的标准和要求、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加强“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贫困地区疾病综合防控等一系列具体要求,与《方案》同期附件公布的《基本医疗有保障工作标准》还对保障基本医疗的可及性、确保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等明确了相关标准。
其中,在加强县医院能力建设方面,《方案》明确要强化对口帮扶。进一步明确三级医院帮扶目标、任务和考核指标。组织三级医院加大对深度贫困县的帮扶力度。采取“组团式”支援方式,选派管理和技术人员担任受援医院院长或副院长、护理部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帮扶团队不少于5人(中医医院可选派3人),每批人员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帮助贫困县县医院加强针对当地疾病谱的临床专科建设,提升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急危重症的诊疗能力。
在加强“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方面。《方案》提出要统筹
使用县域卫生人力资源。鼓励实行“县聘县管乡用”和“乡聘村用”,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聘用合格的医务人员。建立健全压茬选派制度,通过从乡镇卫生院选派医师开展巡诊、派驻等方式,解决村卫生室缺乏合格医生的问题。
一方面是通过对口帮扶的具体要求,明确了引入发达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的具体办法;另一方面,是在县乡层面鼓励人才的轮岗任用,解决贫困地区医疗人才缺口。笔者以为,这两点可谓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当然,从长远看,健康扶贫的目的绝非仅仅是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基本的医疗服务需求,而是要标本兼治地提升落后和贫困地区的医疗发展水平。
随着城乡医保覆盖范围在增量上不断扩大并实现全覆盖,未来应在期待其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同时,配合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健康中国战略。作为战略,其边界就不仅限于治病救人,而是要从预防、医疗、药品、健康管理等全方位进行设计,并通过体制机制形成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发挥政府作用又依靠市场调节的结合式改革模式。
笔者以为,这样的战略应该覆盖全生命周期。按照既定目标,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显然,其中不该遗漏贫困地区的健康服务需求,更不允许贫困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存在。
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