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班到一所学校 浙江遂昌为特殊儿童筑起梦想家园教育
冬日的阳光下,浙江遂昌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室格外明亮。
“白色石子铺平,再放一层营养土……”在学校一楼的手工教室里,记者看到八九个孩子正在老师朱雪枝的指导下制作微景观。
正在做手工的孩子是该县特殊教育学校高段班的学生,他们使用工具的手还不怎么灵活,做出的微景观也称不上完美,但在老师和家长看来,进步已经很大。
“这种手工课以前不可能开展,也没这个条件。”朱雪枝从事了多年的特殊教育,这帮孩子是她看着长大的,“搬到新的教学楼后,条件改善很多,有助于孩子们更好成长。”
2018年9月,特殊教育学校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各种功能教室也随之建立起来。
“目前,我们建成了感统训练、蒙特梭利教学、生活教学等8个资源教室。”遂昌县特殊教育学校负责人刘根华介绍,今年秋季开学后,学校共招收了19名学生,主要是智力障碍和自闭症患儿,“有了专业的教室和专业的老师,学生又根据年龄分了班,更加有助于我们开展针对性教学。”
今年8岁的小萱(化名)是一名新生,因患自闭症,多年来,小萱的父母多地奔波,带着小萱进行各种训练。得知特殊教育学校建成后,小萱的父母便给她报了名。“孩子上学后,她的父母就能安心工作了。”小萱的奶奶告诉记者,学校良好的设施环境,让家长很放心,“刚来的一个月,我都要到学校陪读,如今小萱已经能够适应学校生活。”
“我们每天安排5至6节课,包括生活数学、生活语文、绘画、多感训练、手工等课程,孩子们基本都能适应这种规律的课程安排,而且对每节课的内容也很感兴趣。”刘根华说,面对高段班孩子教学需求,他们还计划建设一个家政教室和模拟厨房,目前正在招标阶段,“这两个教室建成后,可以锻炼高段班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走向社会。”
同样为人师,特教老师却不会有桃李满天下。特教老师龚晓雨心酸地说道,“我们用三年、五年把一届学生教毕业了,走在路上,她们可能不认识你、不会叫你……”
她说,她曾经教过一个三岁半的自闭症孩子——浩浩。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发音训练,一天放学时浩浩叫了一声“妈妈”,她满以为妈妈会很开心地过来抱起浩浩,没想到浩浩妈转身跑出了教室,趴在窗台上放声大哭,完全没有形象。
那之后,孩子和爸爸通电话时的一声“爸爸”,令浩浩爸爸兴奋得一整晚没睡。看到这位妈妈泣不成声的样子,想到爸爸兴奋的样子,她的欣喜也不言而喻。
在一次讲座中,龚晓雨向老师们讲了一个又一个特教的教育故事,在座的老师们都被感动得泪流满面。“浩浩只是许多特殊孩子中的一个,因为他们,即便不能桃李满天下,我仍会义无反顾地走特殊教育这条路。”
她说,“我要用我的专业技能,用我所学的知识帮助更多的孩子,让更多的家庭减轻负担,因为于我而言,这些孩子只是我学生中的一个,而对他们的父母而言却是整个世界。”
一群不听话的大孩子可没有小朋友这么好管理。只有特教老师知道,这份特教工作有多累。在特殊教育学校,有的是一群不同的孩子、一种不同的教育、一群不同的教育人。然而,面对这样一群不同的孩子,他们谁都没有放弃。
硬件设施、教学服务、师资力量,这一个学期,遂昌特殊教育学校提档升级。不仅有了场地,有了设备,更重要的是从两个人变成了一个团队。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在学校的这段时光或许是他们这辈子最有尊严、最快活的日子,可想而知,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将和特教老师们一起,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环境,更优质的服务,更科学的教育,为他们的生命旅程增加一线阳光。”刘根华说。(记者 周禹龙 通讯员 叶艳景)
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