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普通投资者应该在诺亚暴雷事件中学到点什么?资讯

时间:2019-08-01 16:04:04    来源:    编辑:佚名

  文|

  最近被诺亚产品暴雷事件给刷屏了

  本来没觉得什么

  虽然不想说什么早有预料的话

  但是这些产品爆一两个雷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这事也就是看看

  毕竟大部分人还是买不起这类产品的

  不过

  经过这两天的发酵

  我发现这事关注的方向有点偏了

  很多媒体开始

  从事件的过程

  和里面的狗血剧情

  开始挖掘下去了

  当然这也没什么大不了

  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嘛

  挖挖这背后的交易黑幕也算是

  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

  但是如果只是关心八卦

  而忽视了这些事件

  对我们自己未来理财所带来的

  思考和经验

  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在诺亚暴雷这件事情上

  我们普通的投资者应该从中学到什么呢?

  大树觉得,至少应该意识到以下三点,搞懂这三点能够让大家在未来的投资中免遭这样的事件打劫。

  首先,通过诺亚这事件我们要意识到现在所处的金融环境处于什么阶段。

  诺亚这件事为什么引起了这么多的关注?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诺亚的规模和江湖地位,在第三方理财公司里,诺亚已经算是行业的领先者,这样的一个大公司都能搞出这么大的雷,这对大家的内心震动是比较大。但是震荡过后,我们不禁要想,为什么大公司也开始不靠谱了呢?为什么2019年的雷特别多呢?

  对于这样的问题,你首先想到就是:「这还用你说,当时是国家政策打破刚兑,要去杠杆造成的啊。」

  没错,从直观的现象来看,打破刚兑确实是政策的方向,但问题是,为什么政策过去经济好的时候不打破刚兑,偏偏现在经济不好的时候来打破刚兑呢?这不是给经济社会找不稳定因素吗?难道是吃饱了撑得非得给自己找不痛快?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打破刚兑不是政策的选择问题,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从2016年到现在,我们的经济增长总量上在变慢,在变慢的过程中我们的经济金融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过去拉动经济的资本密集型的投资变成了现在的消费。在总量减速和结构性调整的过程中,过去拉动经济的资本密集型投资的经营回报快速下降,我们通过去产能拯救了一批上游国企,但是其他游的企业就没那么好运了,只能独自面对经营回报这第一还款来源萎缩带来的压力。

  除了经营压力外,这两年我们的发行机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外汇占款在资产中的占比从2015年的80%多降低到了现在的60%。

普通投资者应该在诺亚暴雷事件中学到点什么?

  这样的变化意味着什么呢?

  人民币增量的这部分投放大部分都是靠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流向了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放贷出去。商业银行会放贷给谁呢?会给民企和中小企业吗?当然是优先给国企和地方政府了。而过去人民币的投放通过外汇占款这条路径第一手是先到出口企业的,而出口企业中民企和中小企业占了大多数。这个结构性的变化,使很多民企在金融链条上就开始处于劣势地位,其结果要么是借不到钱,要么就必须用高息通过影子银行体系借钱,就是那些各种们。

  随着经营压力增大和融资成本上升,渐渐地很多融资无法通过经营去偿还本息变成了庞氏融资,只能通过不断膨胀的融资规模去勉强维持。这样的维持很显然是不能持续太久的,随着经济增速的进一步下行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终于有一些开始抗不住了,一些资产开始出现违约,这些类似于海外垃圾债权的违约率开始上升。

  刚性兑付的前提是什么?是风险准备可以覆盖违约!而在过去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准备很薄的情况下,违约率略一上升,即便是想刚性兑付也是做不到了。

  所以说,刚性兑付的打破首先是市场运行的结果,这是经济金融的大趋势,然后才是政策不得不跟上,因为在违约率上升的过程中,杠杆经营的金融业搞出来的锅谁也背不起,包括国家。

  所以,我们看到从暴雷到债券违约、从股权质押爆仓到同业存单的违约,在政策的干预下,现在的金融市场就是在一层一层有序的打破刚兑来消化历史问题,连同业存单和都可以违约了,那资管,三方理财产品呢?这都是一步一步推进的过程,也是连锁反应。

  如果说,过去你通过这些高收益的所谓刚兑产品撸了一把大锅饭的羊毛,从此刻起要注意了,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拿了高收益,风险总会来的,现在就是风险消化期,这个时候固定收益投资要保守。

  在别人还在贪婪的时候,我们要开始觉得恐惧了。

  第二、搞清楚环境后,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过去的产品风险是不可测的。

  诺亚这事出来的时候有些人有点装X,觉得诺亚怎么这么蠢,打个电话核实的事情怎么就能被假合同诈骗了呢?这样的产品怎么能买呢?有点指责诺亚不负责任,有的指责理财师瞎推荐,也有人指责有钱人太贪心。

  这些想法看上去好像都是有道理的,但是很多时候就是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想想,如果诺亚没出事,这产品摆在你面前你真的就能分析出风险吗?看看,京东的应收账款啊!那是什么概念?用国内债券评级的说法,这至少是AA+级别的债权,这么低风险这么好的收益,干嘛不投呢?你无论如何都不会去想到京东这合同是不是假的,即便你想尽责去京东核实下,但是你以为诺亚真的那么傻叉吗?一个普通的小白都知道怎么去验证合同真伪的事情,诺亚和那么多有钱的客户就傻到你懂的道理人家不懂?

  有的时候当你觉得全天下都是傻子的时候,往往这个时候最傻的就是自己。诺亚这事有什么内幕大树不知道,但是以我这么多年做理财的经验,这种交易没有些道德风险是不太可能做到的。

  好了,点到为止。我想通过这个事情告诉大家的是,对于过去的旧理财,你想评估风险那是不可能的,其实即便是现在一些公开发行的债券有的时候也很困难,会计质量差没办法。可以说只要想赚那个高收益,通过深入研究来规避风险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好了,风险怎么办?除了规避,对于风险我们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就是分散。

  所以,对于,你不要管谁发行的,只要显著超过同期限AA+的收益率,你就要做到充分分散才能投资。

  你可能会说,很多产品都100万起点哦,我哪有钱分散?

  没错,没钱分散那就说明这产品根本不适合你!

  事实上,本质上是一种奢侈品,不适合普通人,甚至不适合一些小型有钱人,它只适合于富豪级别的人群。

  最后,通过诺亚事件我们要意识到,无风险赚高收益这种大锅饭的日子很快就要一去不复返。

  风险和收益对等这是金融常识,我们虽然扭曲了多年,但常识会迟到,却从来不会缺席。未来如果我们要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就要正儿八经去通过承担风险和科学的资产配置去获取。

  留给大家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有热爱生活并积极理财的筒子们,资产配置这门逃掉的课是时候该补一补了。


  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