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风景”成为精准扶贫“好钱景”公益
乡村旅游扶贫是长期有效的精准扶贫方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同时要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表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新风尚。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曾说,旅游扶贫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扶贫、是造血式扶贫、是广泛受益的扶贫、是物质和精神“双扶贫”、是富有尊严的扶贫、是促进和谐的扶贫、是促进国际交流的扶贫。从实践看,旅游产业不仅是精准扶贫有效抓手,也是综合效益最好的扶贫产业之一。
湖南张家界:“农业+旅游”
走出脱贫致富新路子
张家界,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是中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又是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境内4个区县均属贫困县,其中桑植县为深度贫困县。对于张家界两区两县172万群众来说,他们因旅游兴市而脱贫致富。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近年来,张家界做大做强“农业+旅游”文章,推进名优土特产精深加工,让大山深处的“土货”逐渐成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抢手货”,创造就业岗位,让贫困村民成“上班族”,实现农旅深度融合,助力脱贫攻坚。
莓茶是张家界重点扶持产业。目前,张家界市永定区莓茶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莓茶生产经营主体已有100余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11家;莓茶加工品牌20余个,已成功开发出面膜、含片、黄酮营养液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
近年来,永定区大力实施“旅游带动、绿色崛起”战略,探索出“旅游+农业”“旅游+文化”等“旅游+N”产业扶贫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模式,形成景区带动、社会参与、农民增收、共同发展新格局。该区依托境内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大鲵、小水果、七星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6大产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让全区1.7万户5.3万贫困人口参与其中。
甘肃庄浪:特色主题
拓宽乡村旅游道路
近年来,甘肃省庄浪县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使乡村游火了起来。游客到县里的旅游示范村观光,或在百草园里辨认中草药,或体验农耕生产,或行走玻璃栈桥,特色体验经常被晒在微信朋友圈。目前,全县共发展乡村旅游示范点、休闲农业、农家乐352个,韩店镇被命名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关山在庄浪县境内面积达206平方公里。关山中点缀着云崖寺、朝那湫、陈家洞、葛家洞等自然和人文景区。统计显示,每年有20万人(次)的游客进入庄浪县景区旅游。
在旅游示范村建设上,庄浪县紧扣村域文化主题做文章。石桥旅游示范村建设着重在生态餐厅、特色民宿、农特产品上做文章。通化镇陈堡旅游示范村围绕中草药文化,建成了展示中草药标本的百草园。赵墩乡大庄旅游示范村紧扣梯田建设主题,建成大庄村梯田文化园。张家川县上寨村素有养蜂的传统,而且村里出产的土蜂蜜县内知名,庄浪县因势利导,结合旅游示范村建设,借助甘肃省民政厅帮扶,在张家川县上寨村培育中蜂养殖,筹资20万元,引进200箱中蜂,投放到村里的贫困家庭中饲养。
此外,庄浪县更在旅游示范村培育脱贫产业上下了苦功夫。2018年开春,通化镇采取“三变+乡村游”的模式,在陈堡村发展观光农业,种植300亩油葵园,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光,带动了村里农家店的销售。
新疆:“农家乐”“牧家乐”
让农牧民的口袋鼓起来
近年来,新疆通过龙头景区带动、产业带动等,不断发挥旅游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力军作用,让越来越多农牧民“端上了旅游饭碗,甩掉了贫困帽子”。
阿克陶县布伦口乡柯尔克孜民俗村迎来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有上海游客表示,“来到新疆,看到了美丽的风景,了解了柯尔克孜族的美食、歌舞、服饰。回去后,我会邀请更多的亲友过来游玩”。牧民阿不都西库尔·买买提说:“我们过去靠放牧为生,不知道依靠旅游能挣钱。我和妻子来民俗村打工后,两个人收入加起来赶上了过去放羊一年挣的钱。”
据介绍,旅游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已在全疆各地普遍开展起来。各地州市纷纷将大力实施旅游扶贫工程作为重点工作,在景区进行村民、牧民合作社及民俗村合营入股等多种形式经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吸引了许多出去打工的人回村干起了旅游,旅游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牧民群众。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下一步,新疆旅发委将在全疆推进有关地州市县配套乡村旅游发展资金相关工作。通过引导、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积极参与旅游,鼓励销售特色农副产品、民族手工艺品,引导民众在景区(点)就业增收,将本地乡村旅游发展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此外,借助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争取配套项目和资金偏向旅游扶贫、乡村建设等方面项目。
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