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坚守让人动容(民生观)公益
有了他们,大山焕发了更多希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有了更多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大巴山里,有这么一个村庄,一个学校里,就剩下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老师教完数学教语文,教罢语文教体育。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这个村子太穷,学生们都辍学了?老师全不干了?以至于只剩下一个学生、一个老师?
不是。原来,村里这所学校的教学水准就到小学三年级,孩子再大些,就要到镇上去上学。目前,村里的孩子全去镇上了,就剩下一个低龄的王龙泽。孩子实在太小,母亲因故去世,父亲又年迈多病,家里着实困难。从一年级就去镇上,这个家庭心有余,力不足;不去,孩子面临失学。这咋办?就一名学生了,学校还能教吗?
学校的赖贞元老师了解这个情况后决定,不能让孩子辍学,有什么困难,自己克服。他原来计划外出打工,那比挣代课费要多多了;但现在决定不去了,把这名唯一的学生教到三年级再说。
赖贞元的选择令人动容。只要有一个孩子还在就不走,这选择感人肺腑。这人,真像一名坚守阵地的战士。没有对这份事业的敬重,绝难办到。
这种奉献精神,也是坚守在一线的乡村老师的共同品质。在河南镇平,张玉滚扎根大山17年,“只要孩子们在,学校就在”是他坚守的力量;在湖北盐田河,刘木兰坚守三尺讲台30多年,做了两次手术,右肺切除了1/3,依然无怨无悔,教书育人……
对于这些在大山深处的老师们来说,他们守护的不只是知识的火种,更是改变命运的钥匙。教育家陶行知说,乡村教师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有了他们,大山焕发了更多希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有了更多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他们不畏清苦,不惧贫困,在艰苦的环境中奋斗着。对于他们的奉献,社会各界送上的不仅仅是赞美,还重视他们的基本需求,提供诸多资源加以扶助。这些年,党和政府做了很多工作,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获得了更好的待遇,学校的状况得到很大改善,越来越多的孩子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得到了走出大山的机会。
希望通过更多的关怀,让教育资源均等化的阳光能够普照大地,倾斜、帮扶能够再多一些、再细致一些,为坚守者提供坚实的后盾。
《人民日报》( 2019年01月16日 13 版)
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