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云生态要有“大动作”?商业
2020年,新冠疫情让企业看到了数字化的重要性,同时也加快了企业上云的进程。据IDC最新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3,124.2亿美元,同比增长24.1%,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93.8亿美元,同比增长49.7%,全球各区域中增速最高。
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在与日俱增,可以想象,伴随传统企业上云持续加速,市场还将迎来进一步发展。而未来云服务市场之大,将形成庞大的生态产业集群,依托上下游产业链通力合作,产业创新,生态共建逐渐成为行业共识。类似于自然生态,云生态同样会是多元化发展,那么什么样的云生态才是产业和市场真正需要的生态?如何形成良性的云生态发展秩序?
选 “大树 型 ” 生态还是 “ 沃土型 ” 生态?
生态的本质是共存与发展,形成良性的正向循环。面向极其复杂的企业级客户的上云需求,需要多元化、微创新、共荣共生的协同发展,更需要关注生态共同利益,共建开放、包容、共融的生态秩序。
在当下生态形成过程中,基本有两种路径模式,一种被称为“大树型”生态,以强大的平台力汇聚伙伴,伙伴通过集成大树的能力而获得更好的成长路径,还有一种生态,是“沃土型”生态,相比于“大树”具有更高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以沃土赋能伙伴自由生长。对伙伴而言,选择生态的目光要从单纯的合作协同放大至整个中国的云产业生态圈,既不过度关注自身,也不去控制其他生态成员,集成与被集成完全取决于业务需要。在“沃土”型生态中,竞争会时刻出现,需求也都会被满足,才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健康生态。
好生态, 要 携手 伙伴 共生共荣
云时代,强大的生态系统将为厂商与伙伴发展,带来绝对的整合性优势。
新时代,共生共荣的云生态,价值最终还是要回落到商业价值层面。伙伴需要的,是能支持其真正实现商业闭环的云生态,真投入、不空喊口号和政策,能够助力其快速变现、产生正向现金流才能走下去。这也对好的生态圈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要有真正惠及伙伴的商业政策,同时需要挖掘市场需求,为伙伴创造市场空间,共同探索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把蛋糕做大,一起取得商业成功。所以“恪守边界、中立可信、不与伙伴争利”的云生态构建者,对于伙伴来说,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好生态 , 让伙伴的硬核技术自由生长
对于云生态来说,商业和技术是一枚硬币的一体两面。想实现共赢不可能单纯依靠商业上的补贴返利,稳定可靠的生态技术与商业都要可靠可信。
技术上的可信一方面需要企业底座扎实,坚定长期投入持续发展;企业能从生态圈中得到的底层技术支持越多,互相之间能选择合作的场景和模式也就更为多元化,而这种互助互帮、互补互进的模式又会反向推动云生态的完善。
另一方面,要容纳技术创新,不仅要提供技术支持,更要提供方向与路径。对外,生态圈伙伴要合作推进技术落地,对内,也要共同探索底层技术的进化,携手提升云生态内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这种不断向前演进的技术体系也会为生态提供不断迭代的能力,从而使能整个生态能力增长。
共建生生不息的“ 好生态 ”
云生态不是机器,最终目标是共生共荣,生态平衡,充满活力,具有旺盛生命力、能够自进化,才能在生态内达成良性循环。
实现自进化能力,首先,市场中的每一个角色之间要彼此相互连接,维持客户需求及解决方案、服务的持续循环,让生态系统生生不息;次之,用户、提供商、伙伴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任何一方都不能占据垄断地位,从而打破生态平衡;最后,需要具备优胜劣汰的进化机制,从商业到技术的全面成长能力。由大厂提供底层技术,伙伴提供行业Know-how,携手将生态系统推向趋于最优的生态模型的方向演化。
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国内云生态建设正在步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其中,华为的做法更具借鉴意义:通过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一块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黑土地”,这块肥沃的“黑土地”上可以容纳伙伴的技术自由生长,滋养伙伴做大做强,这样的生态更符合“沃土型”的形象,可以跟伙伴形成共同的力量,助力更多企业实现数字化跃迁。
华为云的这块“黑土地”,为生态伙伴又能提供哪些“沃土型”的养分助力?又将如何推动新时代的云生态圈发展?5月17日,以“技术共生、商业共赢”为主题的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1华为云生态峰会即将召开,让华为云给你答案。
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