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零售之王:卖掉五星电器后,汪建国再造孩子王和汇通达商业
卖掉五星电器后,“零售大王”汪建国又创立了两个明星零售项目,如今,母婴童零售品牌孩子王A股上市只剩拿批文敲钟,下沉市场B2B平台汇通达,则于近日开启港股IPO征程。
汇通达的核心业务就是给三四线及以下市场的独立零售商供货,并开展与之相关的其他业务。
流通难挣钱,批发更甚。汇通达虽然体量不小,但毛利率极低且近年处于下滑趋势之中,去年整体仅为2.7%,核心业务低至2.4%。想要稳定盈利,且得好好折腾一番。
持续亏损
中国14.1亿人口,12.3亿在三四线及以下的所谓“下沉市场”,占比超过87%。
随着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消费升级等原因,下沉市场的商业零售迎来大发展。
数据显示,下沉市场2015年-2020年的零售规模增速为8.8%,高于一二线市场的7.8%;预计2020年-2025年,该市场零售规模增速仍将达到6.5%,高于一二线市场预期的5.2%。
近年崛起的新电商代表拼多多,正是以下沉市场为主战场,苏宁易购(002024,股吧)等以线下为主的零售商,门店拓展的重心也从一二线城市下沉。当然,还有不计其数的独立小店,满足了县城和乡村无数居民的购物需求。
于是,更加分散的下沉市场,催生出了汇通达等专业的企业客户交易与服务平台。
2010年成立的汇通达,主营业务是为零售商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门店SaaS+服务、商家解决方案等综合服务。说通俗一点,就是给零售商供货,以及与之相关的一揽子服务。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的零售生态系统已覆盖中国21个省及直辖市、超过19000个乡镇,连接超过14万家会员零售门店、10000家供货商及18000家渠道合作客户,间接服务超过3亿农民消费者。
公司旗下商品涉及家用电器、消费电子、农业生产资料及机械、交通出行、家居建材、酒水饮料等六大品类。
2018年-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98.02亿元、436.33亿元、496.29亿元,年度亏损分别为2.76亿元、3.05亿元、2.80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增速下滑,2019年、2020年分别为46.41%及13.74%,且连续3年处于亏损之中。剔除可赎回注资产生的利息开支以及所得税,公司经调整净利润,2018年-2020年分别为1.24亿元、2.49亿元、3.22亿元。
汇通达不赚钱的核心原因在于,供货业务毛利率太薄——流通业务普遍挣钱难,批发业务更是如此。
公司交易业务板块的毛利率,2018年为3.2%,到2020年降至2.4%。去年,公司旗下消费电子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及机械、交通出行等板块的毛利率,甚至低至1.5%及以下。
作为平台,公司坐拥B2B珍贵流量,于是开启增值业务试图提高盈利能力。
2017年,汇通达推出门店SaaS+业务,将此前连条码都没有的小型独立门店数字化。该项业务的收入,2018年-2020年分别为2136.4万元、4397.3万元、1.15亿元。
尽管公司旗下有在线撮合、门店SaaS+订阅等高毛利业务,但无奈体量太小,受低毛利的交易业务板块影响,公司综合毛利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2018年-2020年分别为3.4%、2.9%、2.7%。
创始人已套现11亿元
汇通达仅用了10年时间,就跃升为最大的下沉市场B2B服务商,它的创始团队不简单。
在汇通达之前,公司创始人汪建国早已在商场沉浮多年,堪称“零售大王”。
1998年,从江苏省商务厅离职的汪建国,创立五星电器,成为彼时苏宁、国美的重要竞争对手之一。
2006年,全球最大的家电零售商百思买斥资1.84亿美元收购五星电器75%的股权,3年后再掏1.85亿美元收购剩余股权。
2009年退出五星电器后,汪建国拿着套现后的十几亿,拉着五星电器时期的班底,先是创立了母婴童零售品牌孩子王,次年创立汇通达。
如今,孩子王A股上市已经通过上会审核,等待敲钟,汇通达则于6月17日递交招股书,正式向港股IPO发起冲击。
相较于成名项目五星电器,汪建国对目前的两大创业项目,进行了系统性升级:孩子王和汇通达,都是针对细分市场的零售业务,都强调了服务性,都加强了与资本的联结。
孩子王的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腾讯、Starr等多家海内外知名投资机构,甚至还包括已经暴雷的神州系,2019年7月,陆正耀旗下的投资基金福建优车进入孩子王的前十大股东名单。
汇通达的融资历程更加波澜壮阔,公司通过六轮融资,在一级市场拿到了超过78亿元的支持,投资机构包括华夏人寿、江苏沿海基金、上海招银、央企基金及国调基金等,当然最重要的一笔融资来自阿里巴巴。
2018年5月,阿里巴巴向公司投资25亿元,同时,斥资20亿元向其他股东收购部分股权。截至目前,阿里巴巴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19%。
值得一提的是,在引入一众投资方的同时,汪建国控制的多家公司,通过转让汇通达股权,套现11.08亿元:2018年4月五星控股转让公司股权套现3.05亿元,该公司次月又在阿里巴巴收购股份的时候折现9.73亿元,2021年4月南京柏源转让股份收获1亿元;南京柏源今年收购上海招银所持股份,耗资2.7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元老钱争鸣、徐卫红分别通过转让公司股权,于2018年5月套现4亿元和1.35亿元。
奇怪的是,2016年6月以3亿元入股的上海招银,在2018年5月和2021年1月分别套现2亿元和2.7亿元后清空股权。马上就要上市了也不等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斑马消费。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