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传承保护精神 打造“生态黄金” ——建党百年 看浙江革命老区发展系列报道之三商业
编者按: 衢州位于浙闽赣皖四省边界,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北宋末年,孔子第48代衍圣公孔端友负着孔子和孔子夫人的木像,离开山东曲阜,南迁至衢州,建立孔氏家庙,衢州也被称为“南孔圣地”。2017年衢州开始打造“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建设“一座最有礼的城市”。
衢州更是红色胜地,衢州开化是浙江省第一批革命老区县,也是衢州唯一的革命老区县。这里是闽浙赣省委机关所在地,是方志敏、粟裕等领导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重要征战地,是南方8省12个地区红军和游击队集结组编为新四军后的抗日出征地、铁军之源。
老区开化生态资源禀赋极佳,是全国9个生态良好地区之一,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是点赞的“开化是个好地方”。开化同时是浙江的优质“大水缸”,是“华东绿肺”,是闽浙皖赣边界旅游的“金三角”中心。如今,开化的山水和区位价值仍在被不断挖掘和赋能中。
记者来到老区村库坑村,这里位于浙皖赣交界处,是开化西部的一个偏远山区。1935年7月,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在这里秘密建立,巩固和发展了方志敏等创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这里也被称为“浙西小延安”。今天,这里机器轰鸣,红色旅游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使美丽的老区村多了一些热火朝天的气息。
01
中共闽浙赣省委旧址在库坑村的半山腰处,从村委会到旧址,一个来回步行起码一小时。
中共闽浙赣省委旧址
“党员干部来参观学习也是这样走上去的。”今年是建党百年,库坑村支委程顺兵每天要带好几拨人上山参观。
中共闽浙赣省委旧址为土木民房,土黄色泥墙没有粉刷过,仍然保持着当年的样貌。在旧址的后方有一扇门,外面据说是当年红军种下的菜地,从这里能够通往深山密林中。
当天下着雨,室内比较潮湿,旧址显得更加老旧。这里曾是中共闽浙赣省委、中共开婺休中心县委活动场所,踩着木质楼梯,历史的亲切感扑面而来,桌子、椅子、蚊帐、床、被子等都还原着当年关英、赵礼生、邱老金等革命家及省委机关办公、生活的场景。
2013年,旧址边上新建了中共闽浙赣省委纪念馆,馆内以人物雕塑、影像声电、图片展板、实物等方式展示中共闽浙赣省委在库坑的活动情景。开馆以来,接待参观人数超过15万人次,给老区库坑村注入振兴动力。
现在的库坑村是由库坑、昔树林、西坑合并而成,库坑村是长虹乡最源头和平均海拔最高的村,全县库容第三大的碧家河水库坐落在库坑村。
村里一条水质特别好的溪流潺潺流淌,程顺兵介绍里面现在养殖了野生石斑鱼,主要供游客观赏。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项目的同时,库坑村还引进了投资1.6亿的龙海康体养生项目,来丰富和配套乡村游、红色游。
令人瞩目的是,在库坑村文化礼堂外的广场上,仍然保留着古代科举文化的“荣誉证书”——石旗杆,一共有四根。据说古代科举制时期,家族中有人应试获得功名,除了在祠堂大门或厅堂上高悬“进士及第”“金榜题名”等匾额外,还要在祠堂或围屋门前竖立石旗杆,根据功名的级别高低和文武区别,旗杆的长度、底座的样式和杆身的雕刻还会有区分。
只是目前,库坑村的这一古代遗迹还没有被加以保护和开发,仍然在晴天雨天中矗立着,见证着历史的辉煌。
02
库坑村隶属的长虹乡有18个老区村,是开化县老区村最多的乡镇。由于地处偏远,同时是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区,发展经济对长虹乡来说并不容易。
“长虹乡是容易被边缘化的一个乡镇,2012年得益于台回山建立‘布达拉宫台回山’,慢慢带动周边发展起来。”长虹乡党委书记葛察冰介绍,2015年长虹乡全乡域作为主体获评4A景区,是目前开化县第一个全乡域4A景区。
台回山
“长虹的生态本底非常好,森林覆盖绿达85.7%,从古以来,这里的人们就有一种生态保护的自觉,根植于村民的心中。”葛察冰说,开化有一个“杀猪禁渔”的传统村规,是村民对生态的保护与敬畏。
在开化,“杀猪禁渔”的村规民约从明朝一直流传到今天:旧时族内长者认为生态河流是村民赖以生存的本源,应予以保护,于是村里集体杀了几头猪分肉,村民领了肉,便不能再捉河道内的野生鱼,村民要吃鱼就要自己挖鱼塘养鱼,如果违反约定,则要给全村人杀猪分肉,以示惩戒。
这样的约定朴素有效,维护着开化的自然生态,这也是如今开化清水鱼产业能够世代相传、蜚声国内背后的“开化保护精神”。
近年来,长虹乡又将发展红色旅游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当前重大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保护开发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红色品牌,现在整个长虹乡有三分之一的人直接或者间接吃上了“旅游饭”。
为盘活并延长红色旅游产业链,长虹乡不定期推出吃一顿“忆苦思甜饭”、上一堂红色历史课、观一场红色演出等特色活动,并将每月15日设置为常态化红色体验日。
尽管长虹乡红色资源十分丰富,但较为劣势的地方在于,景点都比较分散。长虹乡已经在着手破解景点分散问题。目前,通过挖掘文化及生态资源,已经打造了三条“景观带”,分别为历史文化景观带、田园风光景观带、节庆活动体验带。其中,历史文化景观带涉及北源状元文化——桃源范氏文化——库坑红色文化——真子坑钱王文化;田园风光景观带涉及台回山景区——高田古村高田坑;生态节庆活动带涉及3月油菜花节、仲淹品茶、4月梨花节、7月重走红军路、8月观星节、10月晒秋节。
葛察冰说,接下来就是要将孤立的资源串成独具特色的“项链”式红色旅游线路,使之连成线,形成片,构成网。“通过具有长虹特色的景观带的打造,为长虹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和生态产业支撑力。”
03
绿色生态一直是开化原生的底色和特色。开化县域85%为山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这样一个地方,要实现致富共富,离不开底蕴深厚的山林资源。
“现在中蜂养殖在开化全县都比较普遍,特别老区村村村都养蜂。”在开化县华埠镇旭日村,刚刚下过雨的山林,雾气朦胧,如梦如幻。开化县老促会会长陈兴龙在自家院子里介绍养蜂带给老区的收益。
陈兴龙曾在乡镇林业站履职,之后又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人大副主任,2012年即将退休之时,产生了造林和养蜂的想法。“要退休的时候我在想以后要做什么,有二个原则,对国家有利,对老区群众有利,那就是造林和养蜂结合。”
从飞来的一群野蜂开始,陈兴龙从一桶、十桶、十多桶、三十几桶、六十几桶,一步步试验,逐一解决养殖中华蜂的三个痛点:蜜粉源、技术管理和销路。
陈兴龙向记者展示养殖的中华蜂
“蜜粉源是蜜蜂的粮食,没有粮食是产不出优质蜜的。”陈兴龙从第一株蜜粉源树种起,到目前已经影响并带动开化种植无患子、五倍子、山乌桕、南酸枣、拐枣等蜜粉源树100多万株。
随着蜜粉源树越种越多,开化成为全国大面积人工种植蜜粉源树的首创城市。“种植蜜粉源树不占用土地、没有污染,又得到了绿化,保持了水土,还把产业做大了,把经济带动起来了,老百姓也致富了,一举多得。”
2015年,陈兴龙通过老促会平台,选择全县的15个老区村试点推广,开展“户养十桶蜂,种植百株(蜜源)林,年产百斤蜜,增收万元钱”活动,并联手开化养蜂协会将基箱生产优质有机蜜的技术传授给蜂农。同时,对优秀养蜂大户,进行5000元到1万元的资金奖励。
6年来,开化县老促会为蜂农提供奖励资金约100万。目前,户增万元的目标早已实现,下一步的目标是“户养百桶蜂,种植万株(蜜源)林,年产千斤蜜,增收十万元”。
在开化县老促会不遗余力的试点与推广下,2017年中蜂产业成为开化县的第五大主导产业,与开化的油茶、茶叶、清水鱼、中药材一起,成为开化的品牌之一。
2020年,开化全县有五万多群中蜂,产值达五千多万。销路方面,除了原先与礼品打包销售外,目前开化老促会正在与杭州的一家大型企业对接,单是今年的计划需求产量就高达50万斤。
“优质的开化土蜂蜜收购价是100元一斤,50万斤就是5000万资金,平均到养殖户身上就是一笔不少的钱,我们正在努力实现这个产量,实现了我会非常开心,老区人民就增收了。”陈兴龙说。
04
返程途中,记者跟随开化老促会工作人员造访了浙西革命斗争纪念馆和开化县革命烈士纪念馆,这两个馆左右相临,位于开化县花山玉屏公园内。
与省内各地的红色纪念馆大同小异,浙西革命斗争纪念馆和开化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也都采用了实物、浮雕、连环画、立体沙盘、互动体验等形式,多样化展示了浙西地区军民和开化英烈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无畏的光辉形象。
不同的是,以长虹乡为代表,整个开化的红色景点也都较为分散,浙西革命斗争纪念馆和开化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刚好将全县分散在各乡镇的红色故事串点成线,成为集中呈现开化县革命历史和红色元素的殿堂。
2019年,开化将老区革命精神浓缩为八个字:忠诚、担当、开拓、奉献。钱江源头,这八字精神一直被践行。
“开化是钱江源头,是华东重要的生态屏障,开化全年地表水质都是Ⅱ类水,一年有200多天是1类水。开化坚持将一江清水送出开化,送给下游人民”,开化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国友说,开化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首批10个国家公园试点县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一个,开化的生态资源禀赋是开化的“家底”。
当下,开化正在打造“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通过实施最严格的源头保护措施,让山披彩、河见鱼、田如画、路成景、城扮靓成为开化的常态,擦亮“开化是个好地方”这张城市金名片。
青山望不尽,清水流不绝。碧水青山是开化老区的金山银山,也是衢州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衢州正在以浙江首个“两山”示范区为抓手,打通两山转化通道,让衢州人共享生态红利。
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