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基金是什么?从央行到个人投资者“黄金+”共识的形成财经

不确定性下的战略选择:“黄金+”理念的兴起
在2025年上半年国际宏观不确定性持续的背景下,投资者对确定性资产的关注度有所提升。作为传统的避险资产,黄金在当前环境下的战略配置价值再次凸显,也加速了“黄金+”配置逻辑的落地。在初次接触这一概念时,需要对其进行清晰的界定。广义的“黄金+”,指的是一种配置理念,即将黄金作为风险对冲与收益增强的重要因子,嵌入到多资产组合之中。而狭义的“黄金+”,则指一类具体的金融产品,即在其业绩基准或资产配置策略中,明确将5%以上的资产配置于黄金的多资产组合。该理念的核心价值在于,黄金与股票、债券等主流金融资产的关联度极低,因此能有效分散投资组合风险,并在市场面临金融危机或地缘政治冲突等极端情况时,发挥对冲尾部风险的作用并提供流动性。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市场零售黄金总需求稳步增长至518吨,同比增长5%,总额达3,718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这种市场热度的背后,也让一个问题浮出水面:“黄金+”产品适合哪些人,并成为投资者决策时的重要考量。
投资需求激增:黄金ETF引领市场风向
2025年上半年,投资需求的激增成为市场最核心的驱动力,这主要源于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的避险需求。具体来看,中国金条与金币的投资需求增至239吨,同比大幅增长26%,是自2013年以来的上半年最高水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黄金ETF的快速增长,这一现象让许多投资者开始关注相关的金融工具,并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黄金+”基金是什么? 实际上,以黄金ETF为代表的基金产品,正是“黄金+”理念落地的重要载体。上半年,国内黄金ETF的净流入金额达631亿元人民币,累计持仓量增至200吨,整体管理资产规模(AUM)突破1,525亿元,均创下中国黄金ETF市场的历史新高。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除了避险情绪,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通常与实际利率挂钩)也是关键考量。在当前美国降息预期升温、国内利率维持低位的环境下,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下降,这强化了其配置吸引力。
“黄金+”热潮的核心驱动力
驱动这一“黄金+”投资趋势的核心变量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 宏观避险情绪抬升: 4月中旬以来,中美经贸摩擦与中东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相互叠加,推高了市场的避险需求,使黄金作为避险资产获得资金关注。
• 金价本身表现: 上半年,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价格实现了24%的上涨,这是自2016年以来最大的同期涨幅,其市场表现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将“黄金+”纳入其资产组合。
• 有限的资产替代选择: 在同一时期,国内其他主要资产类别表现平平。沪深300指数基本持平,债券市场存在利率波动,而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则持续偏弱。
• 经济增速与利率环境: 伴随宏观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国内货币政策环境保持宽松,市场普遍预期利率将继续下行,这使得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降低。
面对此种市场环境,“黄金+”产品适合哪些人这一问题的答案变得更加清晰:它们尤其受到那些寻求在传统股债之外实现收益稳定、对冲宏观风险的投资者的青睐。
从险资入市到央行增持:机构共识强化配置逻辑
一个标志性的政策进展是,自2025年3月以来,中国保险资金首次被允许直接进入黄金市场。截至目前,已有六家保险机构获批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会员。这一政策突破让市场进一步思考,对于这些长线资金而言,“黄金+”基金是什么? 它不仅是一个风险对冲工具,更是一个能提供长期稳定回报的战略性资产类别。此举有望为未来的“黄金+”投资需求注入更为长期和稳定的结构性资金。
在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关注“黄金+”策略的同时,全球央行的持续行动也为市场提供了参考。2025年上半年,全球央行净购金415吨。其中,中国人民银行累计购入黄金19吨,使其官方黄金储备总量上升至2,299吨,占外汇储备的比例也达到了6.7%。与央行的行动相呼应,近期财政政策层面也释放出支持经济稳增长的信号,例如财政部计划提前下达部分2026年的专项债额度,这与降息预期共同作用于持有黄金“机会成本”的下降。自2024年以来,黄金在中国央行的外汇储备组合中已实现了1.5%的回报率,是表现较为突出的储备资产之一。这不仅可能影响央行继续执行“黄金+”外储配置策略,也在引导各类机构与市场主体,去重新评估黄金在自身资产组合中的角色。
从战术交易到战略配置:“黄金+”思维的结构性转型
当前中国市场的黄金投资趋势,展现出一种基于长期配置思维的迹象,其背后是“黄金+”理念的深入。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市场上采用“黄金+债券”或“黄金+多资产”等配置模型的机构投资产品达40多个,在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中,黄金的配置比例甚至已经超过了10%。这些产品的出现具体回答了“黄金+”基金是什么?——它们是将被动避险的黄金与主动生息的资产(如债券)相结合,旨在创造更优风险调整后收益的创新型多资产配置方案。从资产配置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在投资组合中进行适度的战略性黄金配置,能够提升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那么,面对市场上这些多样化的选择,哪个黄金产品适合长期投资?这成为投资者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结论:“黄金+”——重构资产配置的战略基石
回望2025年上半年,中国黄金市场的投资属性得到强化,其根本驱动力是“黄金+”理念的持续渗透和深化。这种影响是系统性的,从央行到金融机构,再到个人投资者,其资产配置的思路都在发生转变。市场可能正在经历一个资产权重被系统性再分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黄金+”策略不再仅仅是投资组合中的一个补充选项或战术工具。相反,“黄金+”正在对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产生影响。这种深层次的转型,意味着关于“黄金+”产品适合哪些人的讨论,已从特定风险偏好群体扩展至更广泛的投资者,他们都希望构建一个更具韧性和稳定性投资组合的战略基石。
附录:部分“黄金+”策略产品参考
在金融市场中,可观察到部分产品已将“黄金+”策略纳入其投资框架。以下列表展示了部分此类产品(不完全统计),旨在贯彻多元资产配置的目标。以供参考:

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正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